当前位置 > 首页 > 知识

中国轰炸机(为何轰20迟迟不首飞)

1. 中国轰炸机,为何轰20迟迟不首飞?

轰20首飞或者没有首飞,其实我们并不知道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轰20本身就是隐身战略轰炸机,一个“隐”很可能隐去了首飞,这也是有事实作为根据的。

当年美国的F117还很神秘的时候,他的首飞和各种训练都是晚上进行的,爬墙党是看不到这种飞机的,而这种飞机又是隐身战斗机,雷达和卫星也是看不到的,所以这种飞机属于全隐身战斗机。当年F117已经装备部队很多年,到了1988年才宣布有这种战斗机,1990年才公开亮相,然后就开上了海湾战争的战场,以此推算F117首飞到惊艳亮相当中间隔已经10年左右了。

轰20,西飞已经公开承认了他的存在,虽然并没有明确宣布,但是很多场合已经透露出来了轰20的消息。轰20在中国没有任何技术难题,隐身飞机中国已经研制了很多型号,关于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发动机已经装备部队。既然已经装备部队,说明已经研制成熟已经是至少几年前的事了。所以轰20在中国研制没有任何技术难题,只是公布的时间和方式了。

所以关心轰20的首飞是爱国的表现,其实轰20的首飞很可能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,很可能已经是以前的事了,也就是说,轰20很可能已经首飞,我们不知道而已。对于我们这些平常人来说只是一种心情,一种渴望,我们的科研人员肯定比我们更努力。所以,我们做的事就是好好做好我们当前的事,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,我们一起为轰20,为国家发展,做好做出我们的微薄之力就很好了。

中国轰炸机(为何轰20迟迟不首飞)

2. 中国有没有必要研发一款类似于B52的轰炸机?

目前,美国空军还有76架B-52H战略轰炸机在服役,近日,美国还打算为这批B-52H更换新的发动机,来延长战机的寿命,参与发动机竞标的公司有美国的GE通用电气和英国的罗·罗。由此可见,B-52H在美军中的重要性。

那么,中国有必要研发类似B-52H的轰炸机呢?

答案是完全没必要。

老迈的B-52H

从技术上来说,B-52H是一款过时产品,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它,既不能像B-1B和图-160那样超音速飞行,也无法像B-2那样拥有出色的隐身能力,因此突防能力是相当弱的,在各国日益重视国土防空,各类防空导弹层出不穷的情况下,它的安全性很难保证,别说现在了,就是在50多年前的越战中,就有不少B-52被击落。另外,别看B-52H块头大,但在载弹量上还不如美制B-1B和俄制图-160超音速轰炸机。

B-52H的唯一作用,就是核威慑了,这也是美国迟迟不让它退役的原因,如果退役了,空基核战略就会出现短板。

B-52H摆在现代,性能不咋滴,但价格却是昂贵的,算上后勤、维修等费用就更高了,中国军费虽然排在第二位,和美国差距还是比较大的,用有限的军费来研制一款亚音速的,防御能力平庸的轰炸机完全没必要。

中国空军需要的B-2这类隐身轰炸机

从战略战术上来说,就更加不适合中国空军了,目前,中国周边可谓都是强国,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甚至越南都有不俗的防空能力,类似B-52H这样的轰炸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,而且,航程也是多余的。至于空基核威慑任务,老当益壮的轰-6足够胜任了。

中国空军真正需要的轰炸机,要么类似B-1B和图-160那样的具备一定突防能力的超音速轰炸机,要么类似B-2那样的隐身轰炸机。目前,中国的新型轰炸机轰-20,正在紧锣密鼓研发建造中,据零散的消息拼凑,轰-20很有可能是类似B-2那样的隐身轰炸机,当然,如果能兼备超音速就更完美了。

最后要说的是,B-52H轰炸机功能太过单一,只能执行轰炸打击任务,相比之下,与它同辈的图-95“熊”轰炸机倒是多面手,不仅可以进行轰炸,还能执行各种巡逻、中继制导等任务。所以,即便中国要造大型亚音速非隐身轰炸机,选择的也可能是图-95那样的,而不是B-52H。

相比功能单一的B-52H,图-95堪称多面手

3. 飞机的飞行高度各一般有多少?

民航客机:高度5000-10000米,速度每小时500-800公里。很少有超音速客机(只有法国协和一种)。

战斗机:高度12000-20000米。速度每小时1500-2200公里。即1.5-2倍音速。

轰炸机:高度大约16000-22000米。速度略低战斗机,大约每小时800-1600公里。我国的轰六D都是亚音速为每小时800公里左右。

直升机:高度10000米以下。速度大约是每小时250-460公里。

4. 我国新型轰炸机会为客机的发展带来新思路吗?

波音377“同温层巡航者”客机,它就是由著名的B-29战略轰炸机改造而成,它也成为现代民航的第一种远程客机,由于航行超过了6700公里,可以执行纽约→欧洲的跨大西洋航线和加利福尼亚→夏威夷航线,据称“同温层巡航者”内部装修和服务极度奢华!是为当时富翁们服务的…但是,因为固有的缺陷“同温层巡航者”只生产了56架,到1960年代被波音707取代。

早年间民用航空客运不发达(二战结束后)民航客机也非常缺乏,航空大国将战略轰炸机改装成民航客机,就是将轰炸机机身适当的“拉长”,将炸弹舱改造成客运舱,在里面安装座椅、折叠桌、照明、氧气罩…等基本设施,并且机舱之间有隔断,分成头等舱和二等舱,这种“轰改客”的民航机谈不上舒适,特别是螺旋桨飞机,噪音太大,长时间飞行让人身心疲惫。在“轰改客”当中最牛的当属苏联的图-116客机,它是由图-95“熊式”轰炸机改造而成!当时苏联是赫鲁晓夫执政,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访问美国…在任何领域都想超过美国的“赫氏”当然不想放过这次“展现苏联强大的机会”!随即下令“图波列夫设计局”研制一型可以从莫斯科飞到华盛顿的远程客机,在“时间短,任务重”的情况下,设计局的航空专家们经过努力终于在赫鲁晓夫访美之前将图-116客机改造、试飞完毕…然后赫鲁晓夫和苏联代表团坐着它开始了访美。“赫氏”一行抵达美国后,图-116巨大的身躯确实让美国人“赞叹不已”!但就在苏联代表团下飞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,由于图-116的机舱门离地太高,登机梯根本够不到…最后只得将两截梯子连接起来才让赫鲁晓夫下了飞机,折腾了好长时间!图-116在给“赫氏”脸上增光时,也让他长时间的忍受了高达120 分贝的噪音!到了喷气式轰炸机时代,苏联又将图-16“獾式”中程轰炸机改造成了图-104客机,从机型上来看,我国目前有“轰六”轰炸机理论上可以改造成民航机使用,但问题是这种做法是严重的航空技术倒退!

现代民航客机的特点是:舒适并且活动空间较大,噪音低和减震性能好,更主要的是经济省油…只有这样乘客才能满意,航空公司才能挣钱,但是不论是图-104还是图-116都不符合上述要求!不但内部空间狭窄,缺乏安静性和舒适性,油耗也极大!这对于航空公司是不能接受的,客机油耗高对于航空公司就是赔钱的生意,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:“轰改客”后飞机寿命也是很低的,民航客机至少要飞行8万小时以上的营运时间,才能收回购买飞机的价钱,而轰炸机本身寿命就不高…油耗大、机体寿命低这两个大问题就会让航空公司拒绝购买它。由于“轰改客”诸多方面的缺陷,从1960年代开始,美国、欧洲和苏联在民航客机设计上都开始往专业化发展,怎样飞行安全、乘坐舒适、油耗低,机体寿命长…是民航客机发展的方向,我国的C919也遵循这个方向。随着我国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,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采用的是“飞翼式”气动布局设计,这种设计与现代客机的正常气动设计不符,民航客机是载人的,为了安全性在气动布局上是极其保守的!客机上任何一个结构部分的改变,甚至连一个铆钉位置的改变,都要经过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测试才能通过安全性检验…所以“轰20”这种“飞翼式”启动布局民航机在几十年之内都不会去采用,因为是几百个人生命的事情,人命关天谁敢轻易的去应用?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,“飞翼式”气动布局的客机也许会在2050之后进行首飞,除轰炸机使用这样的外形,军用运输机也可能再次使用这种气动布局,军用运输机经过长时间使用没有问题了,客机才能利用,毕竟军用运输机也是大飞机,它与民航客机之间在技术上联系的会更多。

不过目前世界上的客机仍旧会采用常规气动布局,即便是轰20服役了很长时间,它对于民航客机来说也仅仅是一定的经验积累。

5. 当年中国有三款战斗轰炸机进行竞争?

70年代一场二战水准的西沙海战,让海、空军意识到远程支援战机的重要性。因此战后由三机部下达新型歼击轰炸机的研制任务,分别由沈飞、西飞、南昌飞机制造厂各自提出的方案。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歼轰机的研制经验,而且立足国内科研现状,除了西飞之外,其他两家都还停留在改型的基础上。

1976年,沈飞在歼-8基础上将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,同时努力增加载弹量、航程和对地/海攻击性能,提出了歼轰-8方案。

问题是方案虽好,但是它的原型歼-8直到1979年才正式定型,对于歼轰-8而言风险过大,该方案被第一个淘汰,部分技术被应用于后来的歼-8Ⅱ项目。

南昌飞机制造厂(洪都航空)则提出“强-6”可变后掠翼方案,现在看来这个方案如果能成功绝对是个好事。不过由于现实的原因,机体结构超重、可变后掠翼控制系统未能解决、采用的“涡扇-6”(WS-6)发动机无法定型,几大因素直接将镪-6淘汰。

西安飞机制造厂(西飞)则提出了“飞豹/轰-7”设计方案,刚开始叫轰-7用于替换轰-5,具备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、同时兼具一定的空中自卫能力。

“轰-7/飞豹”木质样机,机头略微下垂,双座串列。研制过程也是曲折不断,由于海军、空军要求不同,最后以“一机两型、串座先行”的方式优先研制,参考过F-111并列布局。同时由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因素,研制进度缓慢,几度上下直到80年代中期才重启研制,1998年最终定型服役。

飞豹之所以能成功,在于立马现实能力,在不过分夸大性能的前提下,最终成型。

6. 为何60年代美军花费15亿美元造的时速3马赫的200吨巨型轰炸机?

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。

这种飞机美国一共造了两架,一架七亿五千万美元。

如果换算成现在的价格,一架这样的飞机就要掏一百五十亿美元,比美国的最新航母福特号,都要贵出二十多亿美元。

一说到这里,其实很多人就已经明白了,这种轰炸机之所以寿命如此之短,至少有一条——太贵了。

毕竟就算是放到现在,一百五十多亿美元去造一架飞机,这绝对是想不开的节奏,真是有钱没地方花。

那么接下来,就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这个问题。

第一,美军为什么要造这架飞机;第二,这架飞机的特点;第三美军之所以抛弃这架飞机的原因。

第一,美军为什么要造这架飞机。

这架飞机的名字叫做XB—70轰炸机,是冷战时期的产物。

二战结束以后,飞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。

引导全世界飞机发展潮流就三家,美国,英国和苏联,当然后来英国的研发水平就比其余两国弱了不少。

但不管怎么说,从1948年开始,这三个国家都开始对飞机的超音速,倍音速战斗机发起了总攻,都想在这一领域拔得头筹。

那么在这种背景下,苏联就造出了两倍音速歼击机。

这个时候美军就有点坐不住了,因为当时作为两大国之间最大的底牌就是核武器,而核武器的投掷载体轰炸机是最大的一个平台。

而美军当时正在发展的B47,B52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也就不到一倍音速。

以这种速度飞行的轰炸机面对两倍音速的歼击机,别说突防进入到目标地投掷了,连目标地都摸不到的时候,估计就被这种先进的歼击机给打下来了。

怎么办?老话说得好,有压迫就有动力。

所以在这种环境下,美军打算投入巨资,研发一款大型超音速轰炸机。

当时首先出手的是美国康维尔公司(这家公司后来合并到了通动力公司里了),研发出了B58轰炸机。

怎么说呢?B58轰炸机并没有脱离当时轰炸机的研发框架,为了提高轰炸机的速度,他们把减重当作了提速的主要方法。

B58不仅抛弃了外挂武器,还尽可能的对飞机进行了减重。

那么在这种极限操作下,发动机没有什么改进的前提下,确实可以让飞机勉强达到两倍音速。

但问题来了,想要让B58达到两倍音速,这就要开加力才行,但飞机一旦开加力,耗油是相当严重的,而且对于发动机的损害也不低。

这还不算,开加力,时间短了还行,时间一长,发动机都要报废了。

所以B58虽然勉强达到了目标,但他不可能在飞行的全过程使用加力,只能靠近目标的时候,开加力,突破对手的空中防御系统。

这就间接的造成了B58的飞行半径不可能太大,这和美军使用的B52没法比。

再加上B58的这种速度前提是减重达到的,所以他只能挂载核武器,挂普通炸弹,载弹量超级低,根本不适合常规作战。

这就不行了,毕竟飞机造出来之后,不可能一直放在机库里保存,等到一旦发生超级大战拿出来使用,这也就太亏了。

再加上,两倍音速的轰炸机,在地空导弹超过两倍音速的面前,一点优势都不存在。

而且米格—21,苏—9,苏—10歼击机都可以做到两倍音速,所以想要用B58进行突防,这个概率太低了。

事情走到这里,那就意味着美军必须开发出一款拥有三倍音速的轰炸机才行。

但以当时的技术,想要突破三倍音速,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液氢作为燃料。

液氢是一种很危险的燃料,这很让美军头疼。

而且为了实现加速,还必须飞行一段时间,扔掉一部分机身,目的是减轻飞机的重量。

好吧,这个方案,不管怎么看都不靠谱。

所以方案出来,就被标上了不实用的标签。

那么在液氢作为燃料的同时,还有一个新颖的想法,就是使用核动力。

核动力的能量就不用说了,所以续航什么的根本就不用考虑。

但是以当时的技术,最小的反应堆也要二百吨(包括了防辐射设备),这个重量就太恐怖了。

推重比严重值得怀疑,很有可能大笔资金投入进去之后,连个水漂都不会打出来。

再说想要提高核反应堆的效率,还必须把堆芯暴露出来。

这种飞机不说被击中之后,会是什么样子的,就说飞机飞过的空域很可能就要变成污染区了。

所以这种飞机,算是一种伤敌先伤己的武器。

那么这种预想,也只能是想想罢了。

难道就研发不出来三倍音速的轰炸机了吗?

怎么说呢?技术这种东西,是一种慢慢积累的东西,随着前置科技的发展,就会有突破的。

文章前边就说了,美国,英国,苏联在航空领域中,都在谋求超音速飞机的研发。

随着两倍音速技术的稳固,到了1957年的时候,就开始具备了制作三倍音速轰炸机的技术。

什么技术呢?

激波,这是一种现象,当飞机跨越音速,甚至是跨越超音速的时候,飞机的机体上就会产生这种现象,他其实是飞机飞行的一个最为主要的阻力。

飞机飞行的时候,大部分的能量都被损耗在了抵抗激波中了。

但反过来说,激波同样是一种有着巨大能量的东西。

人们就发现如果使用压缩原理,飞机不仅可以减少激波阻力,反而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升力。

这个原理说起来很复杂,具体原因就不做解释了,就说如何使用。

当时发现如果把激波的高压区想办法放到机翼的下方,这就可以提高飞机的升力了。

利用这个原理,最终美军就制作出了一款可以在两万一千多米的高空中,用三倍音速进行巡航的轰炸机。

而且这款轰炸机可以装二十多吨弹药,最大航程达到了九千公里以上。

最终这款飞机被叫做瓦尔基里。

这个名字感觉就像一个苏联名字,其实这是北欧神话战神奥丁的第十二个女儿的名字——女武神。

女武神在北欧神话中的职责,是飞到战场上,引导战死的英灵去战神奥丁的英灵殿赴宴。

所以起这个名字,就是意味着当瓦尔基里一旦起飞加入到战斗,那么战争就不要说什么胜败了。

怎么说呢?这个名字并不是科研人员给起的,而是美军从两万多群众提名中选出来的,可见当时美军对这架轰炸机的期待值有多高。

第二,这架飞机的特点

说飞机,首先就得说说气动布局。

瓦尔基里轰炸机是三倍音速,所以飞机就要增大机翼的面积,尽力的提升他的升力。

首先是机头两侧加装了鸭式前翼,主翼是小展弦比三角翼,后掠角为六十度。

机身细长,翼下装载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舱。

那么鸭式布局最大的缺点,是大攻角仰视稳定性比较差,产生的侧风对垂直尾翼的影响也大。

为了平衡这两个问题,有效解决稳定性,光这个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外壳,美国人就在风洞里吹了一万四千个小时,才吹出了最终结果。

造出来之后,光机翼的面积就高达五百八十五平方米。

有关气动布局的另一个特点,就是文章之前提到的压缩升力原理。

为了让激波高压区出现在机翼下方,瓦尔基里轰炸机使用了巨大的楔形进气道。

美军将这个进气道和发动机舱位,都放在了机翼的下边。

这样做,就会让激波阻力为瓦尔基里轰炸机提供的升力,占居了总升力的30%。

这样做,使得瓦尔基里轰炸机,原定的起飞重量从三百五十吨直接下降到了二百四十吨。

再有就是这个压缩升力不仅不对飞机产生阻力,还会进一步的减小阻力。

在瓦尔基里轰炸机的翼尖上还有一个特点,他可以在不同的速度下进行不同角度的折叠。

比如在低空超音速飞行的时候,可以下折二十五度,到了高空进行三倍音速巡航的时候,可以下叠六十五度。

这个下叠有什么作用呢?可以起到一个稳定性,让升力的中心点在不同的速度下,转换位置,从而减小巡航时的阻力。

当然飞机的心脏——发动机,得说一说。

瓦尔基里轰炸机使用了六台YJ93—GE—3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,这款发动机最大的特点,加力燃烧室可以持续稳定的进行长时间的工作。

这也是为什么,瓦尔基里轰炸机可以做到三倍音速巡航的原因。

而这么一台发动机,在地面上的静推力就可以达到一万四千公斤,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JP—6碳氢燃料。

为了让瓦尔基里轰炸机能够长时间的进行飞行,机内光油箱美军制作了十一个整体油箱,三个放在了机翼内,五个在机身。

如果这十一个整体油箱全部装满油料,光油料的总重量就有一百三十六吨。

那么瓦尔基里轰炸机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特点,他的战斗准备能力特别的高。

比如当时的SR—71黑鸟的巡航速度也达到了三倍音速,但想要启动这架飞机,不是说按个按钮,架势飞机就能行的。

黑鸟在起飞之前,是需要花费半天时间进行准备的,飞机的检查就不说了,驾驶员的准备工作也特别的麻烦。

比如驾驶员是要检查身体状况的,而且还要穿上类似于太空服一样的服装。

那么瓦尔基里轰炸机整个起飞的准备工作最多也就二十五分钟而已,至于飞行员也没有那么多的麻烦,直接穿上一套普通飞行服就可以了,根本就不用检查。

因为瓦尔基里轰炸机上边有两套冷却和增压装置,专门针对驾驶舱和电子设备舱。

三倍音速和空气摩擦,驾驶舱外边的温度高达四五百度,但驾驶舱里,却可以维持在二十度到三十八度的范围。

说道这里,就不得不提一下热障。

这种现象,是超音速飞机遇到的一个麻烦点,主要表现是气流快速摩擦机体,让机体表面的温度攀升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美军在瓦尔基里轰炸机上大量使用了耐高温的钛合金和铝合金。

这也是瓦尔基里轰炸机价格贵的一个原因。

那么瓦尔基里轰炸机,有什么缺点吗?

有,最大的缺点就是音爆。当瓦尔基里轰炸机在进行超音速飞行的时候,就会产生强烈的激波传导到地面上。

这种激波一前一后所产生的压强是不一样的,传导到地面,前后这么一压,就会产生巨大的声音。

尤其是飞机飞的越低,这种声音就越大,甚至于可以将地面上的玻璃都给震碎了。

再有就是,瓦尔基里轰炸机的设计之初,是用来投掷核武器的,所以一开始的时候,轰炸机的表面是涂有可以反射核辐射的涂料的。

事实证明,这个想法很好,但不切实际,因为飞机在高速巡航的时候,和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,直接就把这些涂料给蒸发了。

最终在1964年的九月份,第一架原型机就出来了,到了1965年的七月份第二架飞机就实现了首飞。

两架飞机都做到了预期的目标,速度达到了三倍音速。

第三美军之所以抛弃这架飞机的原因。

第一个原因和原型机的试飞有关。

在1966年的六月八号,美军打算来一波宣传。

于是将第一架瓦尔基里轰炸机进行了编组,加入了五架F—4和F—104飞机,做了一个编队。

宣传吗?所以邀请的人还不少,不仅有观众,还有更多的记者。

结果在表演的过程中,其中一架伴飞的F—104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突然就偏离了航道,直接就撞向了瓦尔基里轰炸机。

第一次撞击就把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尾翼给撞了下来,跟着第二次撞击撞到了垂直尾翼上,最后扎入瓦尔基里轰炸机的左翼发生了爆炸。

最终两架飞机坠落,事故发生之后,瓦尔基里上的四名人员和F—104飞行员,就活下一个。

根据调查,是F—104是被卷入了瓦尔基里轰炸机飞行时,制造的巨大漩涡,造成的这次事故。

这件事一出,当时美国一些反对制作超音速轰炸机的人,就对瓦尔基里轰炸机提出了质疑。

挑出了很多毛病。

而这个时候,苏联已经制造出了米格25,这飞机是可以做到拦截瓦尔基里轰炸机的。

跟着地空导弹的快速发展,也让瓦尔基里轰炸机的三倍音速显得可有些鸡肋了。

所以在出现第一架原型机事故之后,美国就下令停止研制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计划了。

最终瓦尔基里轰炸机,就只生产出了两架,一架炸毁,另一架完成最后的飞行之后,就被送入了美国俄亥俄州的莱特帕特逊空军基地,成为了哪里博物馆的一件展品了。

那么今天就到这了,喜欢的话,点个赞,再加个关注,方便以后常来坐坐。

7. 再没有一个国家研发出隐身战略轰炸机?

战略轰炸机是大国利剑,其技术之复杂,研制难度之高,耗资之大,也是可以想见的,所以英法等国相继退出了拥有战略远轰的追求,现在世上只剩下中美俄三家。我们的轰-6K虽说还不具备标准战略远轰的实力,但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,向美俄看齐。说到隐身轰炸机,现在只有美国一家,不过中俄都在研制当中,期待在不久的将来,可以把隐轰变成现实。不着急,中国的隐轰,就要来了,魂舞大漠2019年自可期待它的奋翼一飞。远轰难,隐轰更难,美国为研制B-2投入440多亿美元,造价,平摊上研制费用,贵得实在让人乍舌,空重只有71吨的B-2,相当了300多吨黄金在飞行,就是一向财大气粗的美国,只采购了20来架,便关掉了生产线。可见B-2,不是一般国家,所能享受得了的。

▲B-2并不是一只美丽鸟儿。美国嘛,国力强盛,我们看这些年造的这些科幻飞行器,只有更科幻,没有最科幻,从海军的军舰,到空军的战机,无人机,无不追求隐身,无不追求单打独斗,F117飞了没几年,被击落以后,全部退役。F-22也是此类,以最高端的五代机而打造,因为设计思想过于激进,明显偏离作战需求,只造了不到200架就关掉生产线。B-2则更少,只有20架,便造不下去。B-2并不是一只美丽的鸟儿,一切为了疯狂的隐身,速度慢,载弹量小,当隐身的秘密,被发现,顿时陷入无用的尴尬。于是更造高度隐身的B-21,不敢说B-3,改弦易辙,寻思着以成本优势来换回数量优势,以重拾轰炸机的自信,成本正是其控制的目标之一。据悉,体积要比B-2小,但隐身仍是其矢志不移的目标。

▲白天鹅的思考。PAK-DA,俄罗斯下一代轰炸机,传说也有年,经济形势不好,只有立足现实,先给图-160升个级,重新恢复生产线,首架于2018年下线。隐身能力不如B-1B,但可满足使用。先用起来再说,图-95过于老旧,图-22腿短,唯一可用堪用也只有图-160,只是数量太少。面对西方的全面围堵和逼攻,军事压力山大。普京有句非常著名的话,抗议一万次,不如轰炸机的翅膀抖动一下。轰炸机从来记得,下一代究竟怎么造,恐怕方案一改再改,改了不知多少次,可能处于保密原因,或尚未成形,一直迟疑未决。我们知道,轰炸机因技术极其复杂,难度过高,不少国家望而却步,噤若寒蝉。如果弄得像B-2,俄罗斯经济承受不了这种失败。美国可以再造,俄罗斯则不成,所以论证了再论证,一直迟疑未诀,还要再等一等。

▲红色幽灵的传说。我们发展大型轰炸机,是件逆天的事儿,近二年的消息也不断,常在网络上看到不少类似B-2模模糊糊的图片,然而我们航空工业基础薄弱,技术难度要比美俄都高。就没造过这么大的,要解决和突破技术工艺等道道难关,还要能吸取B-2的教训,不只在隐身上下功夫,在速度、载弹量和信息融合优势方面,能全面超过B-2,又谈何容易?航程不远无法成其大,构不成威慑,意义不高。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一型飞机出世,就管空军作战几十年,使用上不能过时,着实是件细思极恐的事。因是,传说归传说,归类包堆,要通过打造大型轰炸机,一次性统筹解决,实现起来着实是件费神的事儿,不过,对拉动我国航空产业升级,作用极大。常言讲,好饭不怕晚,我们已经等待这多年,不怕再等等。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